中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新):720403
专业代码(旧):101800
修订时间:2022年3月
适用对象:2021年级起
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
学历层次 | 中职 | 专业代码 | 720403 |
专业 | 中药 | 教研组 | 中药教研组 |
专业组教师名单 | 张青、陈斌、王柳卜、梁桂强、徐彦彬、王发斌、罗亚宁、阴勇、赵万书、赵颖、夏梦婷、王旭、孙源、刘星、黄敏、李鲤、安莹、马毓英、韩静茹 | ||
专业合作企业、行业专家审核意见 | |||
专业带头人审核签字 | 专业组长 审核签字 | ||
教务处负责人 审核 | 分管校长 审核 |
目 录
(一)专业名称
中药
(二)专业代码720403
初中应、往届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年(2+0.5+0.5)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医药卫生大类(72) | 中药(720403) | 药学技术人员(GBM20506) | 医药商品购销员(4-01-05-02)中药炮制工(6-12-02-00)药物制剂工(6-12-03-00) | 中药药品购销存储 饮片加工 质量检验 制剂调配 指导生产用药 | 中药调剂员(5、4) 中药炮制工(5、4) 药物制剂生产(5、4)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医药卫生领域,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适应药品生产、药品销售、中药调剂等岗位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等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具备从事一般中药制剂制备、中药鉴别、中药炮制加工、中药购销等工作的能力,能适从事药业药品生产及包装、医药营销、中药调剂等工作。学生毕业5年,可以达到药师水平。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1.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
表2 素质培养
培养规格 | 具体指标 | 相关课程 |
素质 | 职业品德 | 职业道德与法律 哲学与人生 历史 德育 |
职业素质 | 职业生涯规划 体育与健康 公共艺术 |
2.知识
培养学生掌握今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中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药品安全等知识。
表3 知识培养
培养规格 | 具体指标 | 相关课程 |
知识 | 行业通用知识 | 药理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 医用化学 |
行业基础知识 | 解剖学基础 中医学基础 中药学基础 | |
岗位职业知识 | 中药药剂 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鉴定技术 实用方剂与中成药 药品市场营销技术 | |
学科前言知识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药事管理 |
3.能力要求
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表4 能力要求
培养规格 | 具体指标 | 相关课程 |
能力 | 专业能力 | 中药制剂 中药炮制 中药调剂 中药购销 |
社会能力 | 语文 英语 数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普通话 |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实习实训。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对中医药行业、企业调研,由企业专家、教师、毕业生等组成的实践专家研讨会对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结合职业岗位,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理,得出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见下表 5。
序号 | 工作领域 (工作项目)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课程设置 |
1 | 中药行业基本常识 | 中药、中成药识别 2.中药、中成药功效判断 3.十八反、十九畏知识 4.人体结构的认识 | 能对常用中药进行识别 能说出常用中药的功效 3.能对处方进行简单审核 | 《中药学基础》 《实用方剂于中成药》 《解剖学基础》 |
2 | 中药炮制、饮片生产 | 1.常用炮制工具、辅料及工艺的选择 2.常用中药炮制工艺流程编写 3.中药炮制 4.中药饮片生产 | 1.能对常用中药进行炮制2.能进行常用中药饮片生产 | 《中药学基础》 《中药炮制技术》 |
3 | 药物制剂生产 | 常用制剂生产工具、材料、辅料、方法、工艺的选择 2.常用中药制剂工艺流程的编制 | 1.能进行常用制剂生产2.具有编写制剂工艺流程的能力 | 《中药学基础》 《中药制剂》 |
4 | 中药调剂 | 常规处方的审核 处方调剂 | 能对常规处方进行审核 2.能进行中药调配 | 《中药学基础》 《中药制剂》 |
5 | 中药鉴定、质量检验 | 常用中药识别、鉴定 常用中药饮片检验 | 中药鉴定 2.常用中药质量检验 | 《中药学基础》 《中药鉴定技术》 |
6 | 中药购销 | 常用中药、中成药功效 常用中成药的推介 | 药品购销 药品管理 | 《中药学基础》 《药品市场营销》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药事管理法规》 《实用方剂与中成药》 |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 主要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教学要求: 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 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 40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帮助学生习礼仪讲文明,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 主要内容: 习礼仪,讲文明; 知荣辱,有道德;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要求: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坚持知、信、行相统一; 加强实践环节。 | 40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 主要内容: 透视经济现象; 投身经济建设;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参与政治生活;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要求: 坚持方向性原则; 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 | 40 |
4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了解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哲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主要内容: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要求: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坚持知、信、用相统一; 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强化哲学在人生成长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 40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 主要内容: 1.阅读与欣赏: 现代文、文言文。2.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语音基础训练、态势语训练、交谈技巧训练、求职面试技巧训练、演讲技巧; 训练、推销技巧训练、聆听技巧训练; 写作:一般文体写作及常用应用文体写作。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以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为载体,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 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教特色; 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 300 |
6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通过历史课程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 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史(史前时期、夏商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教学要求: 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注重对基本历史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40 |
7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 主要内容: 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直线和圆的方程、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 教学要求: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3.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 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 200 |
8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主要内容: 语音基础;问候语;家人和职业; 兴趣与爱好;网上交易;职场自我介绍;电商客服英语;英语歌曲;英语电影欣赏等。 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会话和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指令;能简单描述个人和日常生活情况;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请柬、通知及表格等;能写简单的个人介绍。2.较高要求 能理解所听日常交际对话的大意;能就日常生活及相关职业话题进行简单交谈;能根据文章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能简要描述熟悉的事件和经历。 | 200 |
9 | 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开设,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 主要内容: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各种应用以及系统设置, 利用Word 字处理软件进行各种文档文件 的编 辑排 版打 印 , 利 用Excel 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各种电子表格的制作及数据处理,利用Powerpoint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进行各种演示文稿的制作及播放。 教学要求: 通过文字录入强化训练,逐步提高文字录入速度,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学习在文档中综合应用图、文、表及相关素材; 通过统计报表的建立,加强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制作产品介绍演示文稿, 学会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综合应用。 | 40 |
10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划教学大纲》开设,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 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 | 主要内容: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田径类项目 (跑、跳、投)、体操类项目(支撑、攀爬、悬垂、腾跃)、球类项目(足、篮、排)。 教学要求: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内容应侧重与体育教育相关的常用健康和保健知识,可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和营养、青春期健康、安全教育、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置、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 等,有些内容可融入体育实践教学中进行讲授;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地强调运动技术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可采用游戏或其他经改造的运动形式进行教学; 在传授必要基本技能和简单战术的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降低难度和变换规则等手段, 多组织对抗性游戏或比赛,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 200 |
11 | 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 主要内容: 音乐和美术。教学要求: 音乐教学应通过中外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美术教学应通过不同美术类型 (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观摩、比较分析、感受体验、创作表现,熟悉不同艺术类型,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 10 |
12 | 工匠精神 | 1了解什么是工匠,什么是工匠精神? 2工匠精神有哪些内涵? 3中职学校的师生为什么要有工匠精神? | 敬业 精益 专注 创新 要求:结合当代时代精神和本地实际需要进行实际教学。 | 10 |
1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大纲》开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养成良好品德,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 主要内容: 国学部分:修身之道、六艺之美、交往之则、家庭之伦、师友之亲、劝学之谏、为学之法、入世之观、立业之章。 书法部分:书体的演变历史、汉字基本笔画、汉字偏旁部首、汉字间架结构。 教学要求: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关注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 10 |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考核方式 |
1 | 解剖学基础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一)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隐私。2.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人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3.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不怕苦累、 爱岗敬业,能适应工作的实际需要。 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具备正确描述人体分布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毗邻关系。2.具备全身主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 分布。 | 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理解机体及其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在正常状态下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产生机制、物质代谢、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和机体所作的相应调节;了解各种生理功能和生命在机体活动中的意义 | 72 | 考试 |
2 | 中医学基础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常见疾病的辩证能力。 2.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与基本知识。 3.了解中医的四诊、辨证与防治原则。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识别常见疾病,通过辨证论治能力,培养学生为药品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的能力。 2.学会准确的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并予以诊断,为患者提出基础治疗方式及提供药物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树立医者仁心意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 掌握中医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病因病机、诊法辩证、疾病的预防原则与康复等基础理论 | 72 | 考查 |
3 | 中药学 | 知识目标: 掌握中药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一类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和现代药理作用3.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熟悉二类中药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4.了解三类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 能力目标: 能运用中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的能力。2.具有对常见中药进行简单的处方分析能力。3.教材中增设了指导自学内容,通过指导自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和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毕业后,通过自学及时获取自我所需的知识能力,以适应今后岗位的需要。 素质目标: 1.明确职业定位,热爱中药专业。 2.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心里素质和职业道德。 | 掌握常用中药性能、功效、使用注意,掌握中药的功用共性及100种最常用中药的功效应用,了解200种常用中药的功能归类。 | 144 | 考试 |
4 | 中药鉴定技术 | 1.能力目标 ①能用性状鉴定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定400种常用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优劣。 ②能熟练使用药品标准等工具书,解决中药鉴定方面的实际问题。 ③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新知识。 2.知识目标 ①掌握中药鉴定操作必备的基本知识。 ②掌握400种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③熟悉与中药鉴定有关的法律法规。 ④了解市场假劣药材常见种类及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动态。 3.素质目标 ①树立“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观念。 ②树立“敬业”、“诚信”、“人命关天”的职业道德观念。 ③培养认真、细致、严谨、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 ④培养合作、探索、创新、创优意识。 ⑤培养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 | 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中药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初步鉴别中药的真伪,评价其品质的优劣。 | 216 | 考试 |
5 | 中药制剂技术 | 中等职业学校中药药剂学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家中医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技术。 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药剂技术对当今社会形势,中药生产,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理解制剂技术和制剂规范,掌握制剂操作,应用,工艺参数,工艺设计,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制剂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学习,实践,操作,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 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各种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质量要求。 | 216 | 考试 |
6 | 中药炮制技术 |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事中药炮制生产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药材的炮制加工技术;熟悉现代新技术、新设备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具备自学或继续学习的能力。 | 掌握中药炮制理论、工艺、炮制品标准;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方法及各种炮制法操作要点;理解炮制对中药成分的影响,炮制辅料与炮制品质量要求等。 | 108 | 考试 |
2.专业(技能)方向课
表8 中药专业(技能)方向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考核方式 |
1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药品经营与质量管理能力为目标。 | 掌握GSP的发展简史、实施的意义,以及GSP对机构、人员、设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采购、药品收货与验收、药品储存与养护、销售和售后管理、出库与运输等工作项目知识。 | 108 | 考试 |
2 | 药品市场营销技术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一)职业素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具有为人诚恳服务的态度,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具有一定的社交、团队合作、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能力。4.具备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与客户进行药品信息交流。(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医药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四大营销基本策略。2.掌握医药市场调查的基本流程和问卷设计的基本流程。3.掌握医药市场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基本理论知识4.掌握医药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营销策略的应用。5.熟悉医药产品营销的基本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及微观环境因素。6.了解医药终端市场营销的建设、管理及其发展。7.熟练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8.学会药学专业知识与医药市场营销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 掌握药品营销工作的基本策略、职业岗位工作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药品进货、验收、归库、养护、陈列摆放、近效期药品的处置等工作项目。 | 214 | 考试 |
3 | 实用方剂与中成药 | 知识目标 (1)掌握中成药的性能、用法用量、剂型选择、和方剂的组成原则; (2)能对方剂与中成药进行基本的处方分析; (3)掌握常用方剂与中成药的功效、主治,提高解读药品说明书的能力,学会问病荐药的技能; (4)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 (5)掌握中药处方调配的技能; (6)熟悉中药处方及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 (7)熟悉方剂与中成药的基础知识; (8)熟悉中药配伍的合理应用及配伍禁忌; (9)理解辨证论治,八纲辨证,治疗八法; (10)理解部分方剂与中药的特殊用法用量。 2.能力目标 (1)掌握问病荐药的技能,能熟练进行中药调配,具备初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能力。 (2)具备从事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生产的能力,为考取中药调剂员职业技能等级证做准备。 (3)能对常见方剂及中成药进行简单的处方分析。 (4)培养具有自学本课程的基本能力,以适应今后岗位的需要。 3.素质教育目标: (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树立科学学习观, (4)热爱中医药学专业,加强医药职业道德意识。 (5)培养具有传承发扬中医药学的使命感。 | 掌握中成药的基础知识,各科常见病症的诊治和合理选药,重点是常见中成药的应用。 | 108 | 考试 |
4 | 医用化学 | 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医学中的化学问题; 理解和分析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理论和相关知识; | 掌握洗涤和使用普通玻璃仪器,取样、称量、溶解、配制和稀释溶液、测定溶液酸碱性;熟悉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主要化学反应等知识;能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 | 72 | 考查 |
(一)教育教学活动按周分配表
表 9 教育教学活动按周分配表
学年 | 学期 | 课堂教学周 |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 练 | 劳动周 | 校园文化 周 | 社会实践 周 | 教学评价 周 | 校内轮训 | 跟岗实习 | 顶岗实习 | 机动总教学周数 |
一 | 1 | 18 | 1 | 2 | 1 | 1 | 2 | 20 | |||
2 | 18 | 2 | 1 | 1 | 2 | 20 | |||||
二 | 3 | 18 | 2 | 1 | 1 | 2 | 20 | ||||
4 | 18 | 2 | 1 | 1 | 2 | 20 | |||||
三 | 5 | 18 | 2 | 1 | 1 | 2 | 20 | ||||
6 | 2 | 10 | 10 | 20 | |||||||
合计 | 72 | 1 | 9 | 10 | 10 | 120 |
(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课程设置表 |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期 | 教材 | |||||||
1 | 2 | 3 | 4 | 5 | 6 | 出版社 | 主编 | 书号 | |||
公共基础课 | 语文 | 320 | 3 | 3 | 3 | 3 | 4 | ||||
数学 | 240 | 2 | 2 | 2 | 2 | 4 | |||||
英语 | 240 | 2 | 2 | 2 | 2 | 4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40 | 2 |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40 | 2 | |||||||||
哲学与人生 | 40 | 2 |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40 | 2 | |||||||||
体育与健康 | 200 | 2 | 2 | 2 | 2 | 2 | |||||
艺术欣赏 | 40 | 1 | 1 | ||||||||
历史 | 80 | 2 | 2 | ||||||||
普通话 | 40 | 1 | 1 | ||||||||
信息技术 | 100 | 2 | 3 | ||||||||
民族团结/中华传统文化 | 40 | 1 | 1 | ||||||||
安全教育/工匠精神 | 60 | 1 | 1 | 1 | |||||||
中职生人文素养读本 | 20 | 1 | |||||||||
中职生劳动教育读本 | 40 | 1 | 1 | ||||||||
生态文明/禁毒 | 40 | 1 | 1 | ||||||||
文化基础课合计 | 1620 | 18 | 19 | 14 | 14 | 16 | |||||
专业课可开数 | 1180 | 10 | 9 | 14 | 14 | 12 | 28 | ||||
专业技能课 | 医用化学 | 80 | 2 | 2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魏剑平、刘波涛、宋春 | ISBN978-7-5609-8825-2 | ||||
中药学基础 | 140 | 4 | 3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李承革 | ISBN978-7-5214-2178-1 | |||||
解剖学基础 | 80 | 2 | 2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刘恒幼、刘斌、王丽 | ISBN978-7-5609-8899-3 | |||||
中医学基础 | 80 | 2 | 2 |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向荣 周少林 | ISBN978-7-5308-6767-9 | |||||
中药鉴定技术 | 160 | 4 | 4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炳生 | ISBN978-7-5132-2573-1 | |||||
中药炮制技术 | 120 | 4 | 2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逢菊 | ISBN978-7-5132-4933-1 | |||||
中药制剂技术 | 200 | 6 | 4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张炳盛,刘丽宁 | ISBN978-7-5132-4789-4 | |||||
实用方剂与中成药 | 80 | 4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王义祁 | ISBN978-7-5499-1767-9 | ||||||
医药市场营销技术 | 160 | 4 | 4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顺庆 | ISBN978-7-117-20620-4 | |||||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80 | 4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万春艳 | ISBN978-7-122-32342-2 | ||||||
专业课合计 | 964 | ||||||||||
216 | |||||||||||
600 | 30 | ||||||||||
1180 | |||||||||||
合计 | 3400 | ||||||||||
说明:总学时为3400;一个学期以20周计;一、二学年每年按40周,每周按28学时计(含班会课及民族团结、劳动教育、生态文明、禁毒、安全、工匠精神等);毕业实习按每周30学时计、半年20周计算、一年40周计算;专业方向课可根据我校实际设置相关方向并选择相应课程 | |||||||||||
(一)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生比不高于20:1;双师型素质教师占比不低于40%;专业带头人1人,具备高级职称和较高的职业资格,在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获得本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具有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历能力。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经历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并参加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有中青年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培养方案,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
(二)教学设施
按照标准建设满足正常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专业实训所需的校内外环境、基地。
(三)教学资源
使用最新版中职专业教材,并配套相应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课件);相关教学软件至少10种;教学动画100个;操作视频100个;微课60个。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同行交流、实训设备等。
(五)学习评价
考核方式随着课程内容与安排的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对学生进行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更为注重平时各个教学环节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测评,随时记录学生在每个学习情境每个任务中的表现,都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平时成绩=出勤成绩*10%+课堂表现*20%+作业情况*30%+实践表现*40%。
其中实践表现的成绩由下面几部分组成:实操态度、学生的仪容仪表、电路所测参数、回答教师提问等。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60%+笔试成绩*40%。
(六)质量管理
对学生,教师考核,学生自主测评,学校总评,上级主管部门规范,企业指导综合考核。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在籍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学环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
(一)中药专业学生毕业要求表
序号 | 毕业要求的几项指标 | 具体内容 |
1 | 思想道德素养要求 |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可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操行分考核符合学校规定的及格等级。 |
2 | 成绩要求 | 本专业所有科目考核合格,技能鉴定或技能考核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
3 | 达到素质、知识、能力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环节。 | |
4 | 符合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 |
(二)中药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
毕业生能力要求 | 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 |
1、思想道德修养素质 | 1-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
1-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可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 |
1-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 |
2、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 2-1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掌握良好的沟通方式,能够进行信息精准的处理、生产技术、销售服务等沟通工作,能够完成与患者、客户、同事等各种工作协调。 |
3、具备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标准能力 | 3-1能够知晓药事管理法规,掌握相关的药品管理制度。 |
3-2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药品管理法规。 | |
4、具备中药专业知识与能力 | 4-1能够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准确推介相关药品。 |
4-2能够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参与生产符合要求的药品。 | |
4-3能够熟练使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参与药品管理经营。 | |
4-4能够根据中药炮制规范,参与生产符合要求的药品。 |
20 ——20 学年第 学期
申请单位 | 适用年级/专业 | ||||||
申请时间 | 申请执行时间 | ||||||
调整内容 | 原方案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调整方 案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
调整原因 | |||||||
专业带头人意见 | 负责人(盖章): | 年 | 月 | 日 | |||
专业组长意见 | 负责人(盖章): | 年 | 月 | 日 | |||
教务处意见 | 负责人(盖章 ): | 年 | 月 | 日 | |||
分管校长意见 | 签字: | 年 | 月 | 日 | |||
校长意见 | 签字: | 年 | 月 | 日 |
说明:本表一式三份(教务处一份、专业组及党支部各存一份)